2)第一二零章财政困难_大国崛起1644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间。

  至少李鸿飞是这样认为的,毕竟他可是知道,后世的蒸汽机,不仅能作用在轮船上,同时也能驱动火车这种庞然大物,如今却连抽水都那么费力,可见这种蒸汽机的不足之处。

  蒸汽机的事情,短时间内没法改进,李鸿飞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向后,便交给下面的研究员,当起了甩手掌柜。

  其实他也不想,到处都在进行改革,到处都在搞发展,同时还要大力扩军,尤其是苏州新军的武器大规模换装,严重拖累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,以至于身为苏州知府的吴浩,几乎三天两头跑到李鸿飞的府邸,让李鸿飞帮忙想办法弄钱。

  换装是李鸿飞自行决定的事情,朱由检原则上是同意这种武器的大规模更新换代,可也就是在口头上支持而已,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经费,支持李鸿飞的这次武器更新换代,只能让第一集团军所驻守的地方政府,自行想办法。

  地方政府之中,财力最雄厚的,怕是只有吴浩的苏州了,但苏州再有钱,也支持不了十万人的火器换装啊!

  “为今之计,只有卖武器了。”李鸿飞想了想,终于开口道:“朝廷如今大肆扩军,仅有的几座军器局,根本生产不过来,我们只要在武器质量与价格方面占据一定优势,还是很容易拿到其余军区订单的。”

  “戚家军我问过了,他们倒是想买,可惜手上没钱,今年才在我们这里,订购了两万支燧发枪,火炮之类的,一门也没有采购。”吴浩说道。

  其实每当一款新式武器研究出来后,李鸿飞的新军,在试验其性能后,都会第一时间采购,紧接着便是财力雄厚的戚家军。

  然而这次改革步子迈得太大,直接得罪了所有士大夫阶层,苏州地区影响倒是不大,可戚家军却遭受了不小的打击,一向支持戚家军的财阀们,纷纷停止了军费援助。

  不仅是戚家军,各地财阀都是如此,他们仿佛商量好一般,除了必要的税收外,根本不在多掏一分钱,要想拿钱也可以,那就要保证读书人的特权。

  甚至朝廷鼓励的投资政策,也被这些财阀无视,没有大量资金的注入,工业发展几乎停滞不前,一些底层商人倒是想要借机崛起,可朝廷的储备资金有限,说好的无息贷款只能被迫搁浅,能保证建立起官办企业,已经非常不容易了。

  朱由检也是个狠角色,说要改革,就直接彻底改革,根本不带一丝妥协,双方就这样足足耗了半年,谁也没能压服谁。

  本来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,最多继续坚持半年,那些士大夫阶层铁定要妥协,毕竟如今政策对商人的发展十分有利,士大夫能与朝廷对抗的主要优势便在于,他们手上有钱,他们的家族庞大,托起了整个南明的经济体系。

  然而如今不少官办企业,因为朝廷大力支持的原因,已经展现出迎头赶上的趋势,加上不少小商贩眼光独到,搭上了这股顺风车,照这样发展下去,不出半年,那些士大夫阶层的联合,将会土崩瓦解。

  谁也不可能跟钱过不去,再不抓住最后的机会,有些财阀怕是要从此走向末路了............om,。

  (大国崛起1644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kuaid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