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54.第 54 章_[明朝]科学发展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戚灵的调令来的突如其然。

  不光如此,吏部听说去乾钧堂里开了个会,连夜起草了一份文件,又修订编撰了三趟,最后公告于朝廷。

  从前想要升职,一是看吏部的考评,二是看皇上的心情。

  这吏部考评,当然就少不了各种人情往来,也是贪污腐败的胜地。

  再者,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熬资历的说法。

  往前像徐阶陆炳这样的年轻一代,也很少有机会能在这个年纪就身居高位。

  主要还是因为皇上现在专权在握,谁都不敢碰他。

  吏部现在公开的诏令,是直接明确每个职务的考察方式和业绩评断标准,以及上位所需要的任职年岁。

  另外,但凡是有所重大建树,又或者在寻仙考或者新科举中名列前茅的,都可以破格往前提,不看资历。

  等文件一发下去,三司五寺七部全都炸了。

  皇上这完全不按老规矩来啊!

  熬资历这种事情,看起来是对长辈的尊敬,其实说白了,还是个利益的沉淀和结团。

  如果是年轻一代的,家里有个当官或者贼有钱的爹,那上位虽然慢,也比平常人快很多。

  但那些能熬到五六十岁的老臣,基本上跟宫中的人人都已经熟的不能再熟,人际关系跟树根一样虬结在一起了。

  正因如此,当吏部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,人们不再一起把矛头对准皇上,试图撼动他半分,而是开始各自为自己考虑了。

  这个公告一出来,意味着当今更注重的选贤与能,而不是看谁更能讨好高官显贵。

  如果真的如吏部这样来,那自己哪怕只有四十出头,努力干活兢兢业业,也能很快就出头了。

  那些精明的老贼自然第一个嗅出来风声不对,这明显是要不动声色的瓦解他们旧有的势力,但是这个时候想要跳出来反抗,已经什么都晚了。

  要反抗,就要在那时候杨慎带着百官嚎哭,被殴打杖毙五人之后继续反抗。

  如今的皇上已经行过冠礼,比十五岁的当初铁血更甚,手腕愈发狠决。

  更重要的是,他抬升了武官的地位,手中攥紧了全国和京畿的兵权,哪怕这帮文官们想要搞事情,都完全没得搞。

  ——要知道,从前撂挑子不干,可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。

  本身当皇帝的要日理万机,什么都忙不过来。

  朝廷中真正有分量能干实事的就那么多,只要撩了挑子,中心枢纽都得乱了套。

  可现在不一样。

  徐阶、杨慎、陆炳、虞鹤,一系列中青年官员被重用提拔,从嘉靖七年秋起就在暗流涌动的换血。

  哪怕现在的老臣都看清了局势,不再动不动以告老还乡作为威胁,恐怕皇上也在想如何再赶走些不中用的累赘,好把新鲜血液放进来。

  戚灵原本在工部的一个小部门里做七品大使,现在被提到了经部,成为六品主事。

  整个经部和工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kuaid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